首页 > 新闻资讯 > 要闻动态

什么是孤独症?

来源: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    时间:2025-04-03

 

  孤独症在1943年首次被美国的里奥•肯纳医生观察记录并发表。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对患者的社交、沟通和行为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在1982年由 陶国泰医生首次研究及发表相关论文。

2.png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泛指一组导致显著社交、沟通和行为方面困难的广泛性发展障碍。“孤独症”三个字代表的不是一种定义明确的疾病,而是一个复杂的“谱系障碍”,它对一个人的影响贯穿一生。孤独症对每个患者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包括程度 (从重度到较轻)、症状最初体现时间和症状。因此接触过一二位孤独症患者并不能代表了解孤独症,也不能够预知孤独症患者将来会发生的状况。

3.png

  美国医生里奥•肯纳通过对11位有孤独症倾向儿童观察后,首次对孤独症的表现 进行详细描述,并在1943年发表相关文章。肯纳医生形容这11位儿童为“天生的情 感接触干扰”(例如:一些儿童家长形容“孩子在不被他人干扰的情况下最开心”,“好 像被催眠一样”,“好像周围没有别人”),“对变化的抵触”或“对千篇一律的执着”(例 如;坚持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食物、每天回家的路线保持一致)。肯纳医生还指 出,孤独症患者拥有不一般的语言发展(例如:仿说症、代名词的混淆)和在行为上 的刻板(例如:拍手、晃动身体)。肯纳医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称为“早期孤独症”,并把这个新名词列入医学词典。

  2013年DSM-V定义孤独症谱系障碍是单一的分类,其核心症状主要是社会交流障碍和兴趣狭窄、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每一个孤独症儿童的具体障碍特点和严重程度都各有不同,以至于有时候会接触两个看似完全不同的儿童却同样都被诊断为孤独症。然而当深入地去理解这两大核心问题时,就会看到,这些孩子是有很多共性特点的,只不过因为认知能力的不同而在行为的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